大山背的野孩子 [心得]


劉興欽,劉永毅 著


沒有人不認識劉興欽的吧!!
不,更正,三四十歲的人,沒有人不認識劉興欽的吧!!
我也是在劉興欽的大嬸婆與阿三哥故事中長大的!!
小時候香港漫畫<老夫子>,日本漫畫<多拉A夢~小叮噹~>環伺,只有大嬸婆和阿三哥,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台灣漫畫  < 諸葛四郎的漫畫我沒有躬逢其時唷~~~我還小~~ >。

    大嬸婆與阿三哥的故事,很多是鄉下人到都市所遭遇的趣味情景,很有趣,也讓我這個鄉下人,感受到"台北"的魅力。而機器人系列,靈感或許來自小叮噹<也是個機器人>或是小百科<漢聲小百科>,但是,結合台灣當地風土民情和時事的故事內容,才是機器人故事真正受歡迎的原因吧!!!

    這個不簡單的創作家,後來更結合鄉村文化行銷,讓機器人與大嬸婆擔任新竹內灣的形象代言人;也結合動漫,讓大嬸婆和機器人在漫畫中相遇<他們本來是不同系列的主角呀~~>,大嬸婆和機器人也重新復活,再度充滿活力。

    這本"大山背的野孩子",就是劉興欽老師的自傳。他出生於日據時代,那是個日本軍官有著無限權利,台灣人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,更別說是身處在"大山背"這個窮鄉僻壤的地區了。前言中,劉興欽就說出他的三個願望  "吃飽,吃飽,吃飽",道出了成長背景的辛苦。

    儘管如此,在困苦的生活中,劉興欽仍然能發揮他的創意和行動力,解決許多問題,獲得大家讚賞,或許這就是後來劉興欽參與各項發明專利的原動力。"動腦筋",是劉興欽的生活之道。從六歲半開始放牛,就要與牛鬥智,到小學階段蒐集上繳日本警察物品的方法,甚至協助村民解決問題,一切事情解決的方法,都是要動腦筋。但也因為"動腦筋",越動越靈活,讓劉興欽在生活中解決許許多多的問題。

     看完這本書,體會日治時代台灣農民的辛苦,體會劉興欽老師生活在鄉下的童年歲月,但更深的體會是,學會解決問題,面對問題,真的是要多動腦筋。看來辛苦的歲月,現在回想,也才能露出苦盡甘來的微笑。

  多認識一位台灣的長者,多感受他人的生活,學習珍惜自己所有,感動他人付出。就像文末所說,動動腦,每天更好一點點,再窮再苦也不怕!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我的阿富汗筆友 [心得]

午餐錢大計畫 [心得]

那又怎樣的一年 [推薦 & 心得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