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誤解的台灣史1553-1860 [心得]
駱芬美 著
原來,鄭成功時代,台灣人並不瘋媽祖
原住民頭目制度是荷蘭人所設立的,
三百年前,台灣商人就採用股份集資
十三篇精彩翻案,讓你重新認識台灣的真正歷史!!
這本書超有趣的。
歷史情節敘述起來豐富生動,一點也不枯燥,
歷史果然和你想像的不太一樣。
看看參考書籍和資料,會發現荷蘭人研究台灣的書,還真的是不少~
只從一個面相看台灣的變化,真的是太單一了。
站在荷蘭人的角度,西班牙人,鄭成功的角度,
許多歷史事件看法都不相同了。
從台灣地理位置,可以看出當年台灣所占有的位置優勢,
也不能完全說是優勢啦~那是因為當年清朝不讓荷蘭人到澎湖著陸
想私下做生意的商人才轉往台灣的做黑的呀~
明清的海禁,讓荷蘭人,日本倭寇開始在台灣靠岸交易~
能變成商業交易重鎮,重點在白花花的銀子上呀~~
荷蘭才逐漸開始認真的經營台灣這塊土地,
在荷蘭時期,台灣的出口和轉口貿易在全球的經濟網中就占有重要位置。
漢人來台灣打拼,除了原來認知的沿海經濟不佳外
主要因素還是大家認為“台灣商機無限”呀!!
(這根現在移民有何不同?只是自不自由的問題罷了!)
人多了,自然就會有利益衝突和競爭,
荷蘭人所設的各種稅金制度,才會造成後來漢人的反抗。
為了方便管理原住民,以武力鎮壓外,
荷蘭人也設立頭目制度,選出較乖又配合的原住民當作“班長”
協助在台灣的管理工作。
一方便可以抑制原住民的反叛心理,
一方面又可請原住民提供簡單的經濟協助。
一舉數得呀~
加上認真傳道的傳教士積極說服東印度公司,
台灣原住民的可教化性,
讓荷蘭總督考慮不要放棄經營台灣。
當然,和鄭家王朝之間的爭奪,
荷蘭失去了台灣~
但在歷史資料中,台灣是荷蘭一塊重要的經營版圖
不能不去重視,
形成現在有不少荷蘭人來到台灣
尋找當年先祖的足跡吧。
短篇的小故事,每篇都點出荷蘭時期的故事和歷史背景
不但讓人更了解台灣這塊土地,
也更肯定台灣的重要性吧!
如何立足台灣,放眼天下。
讀歷史
可以鑑往知來呀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