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巴德,不叫巴弟 [心得]

作者   克里斯多夫。保羅

紐伯瑞大獎  金牌獎  / 美國圖書館優良協會兒童圖書 /   青少年精選

"我叫巴德,不叫巴弟"巴德謹記這一點,因為這是他過世的媽媽叮嚀他的。
巴弟是叫狗的名字,或別人嘲笑你時故意亂叫的,有那種嘲諷的意思在裡面~
而巴德就不一樣了~巴德是花蕾,及將綻放的花朵。花蕾是等著綻放的愛,讓全世界看見你~你一定要記得。

因此,就算再辛苦,住在孤兒院,被寄養家庭欺負,在流浪漢聚集的村落,在爵士樂團裡,巴德都不停強調這一點,這是他母親留給他最美的禮物,他的名字。

   故事的背景是美國1936年的大蕭條時代,一位失去母親的十歲小男孩,憑著他的信念和上帝給予的運氣,找到他的親人,他的外祖父的故事。
  書中有苦兒流浪記的味道,巴德在成人的世界中尋求溫暖不得,改在現實的夾縫中求生存。他唯一不離身的,是當初被社會機構收養時,所保留的母親的遺物。他堅信,在這張媽媽每天看每天流淚的海報中,一定有他的父親。於是他循線追到爵士樂團,大家一開使只是因為同情他而收離他,但最後證實,樂團裡真的有他的親人。是他的外公。

  故事傳神的描述巴德大逃亡的旅途,如何求生存,如何遇到一樣貧窮的好心人相助,也描述那時經濟大蕭條生活的困苦,每個人都想活下來的情境。但或許是故事背景太過於疏離,讀起來缺乏認同感,所以雖是一本青少年小說,閱讀過程中一直無法產生共鳴,也難以感動自己,無法感動自己的書,很不容易推薦給小讀者閱讀。而且,我試想,這本書的程度,是預計要給多大的孩子看呢?
    高年級?以高年級的概念,可能比較容易理解貧民窟,逃亡,貧窮等等的概念,但以文字來說,似乎是平實,中年級可以看懂的程度,只是理解和感動會降低。這就顯示了翻譯文學的一大盲點。得獎的作品,不一定會在國內有相同的回響,不同的背景,會造成對這本書的感受不同。似乎,有點可惜了~~

   在兒童文學中,不缺乏好看的書和文字優美的書,但問題時如何讓學生去閱讀。推薦作品不全都是和生活脫離,但常發生"推薦作品"不吸引小朋友的問題,連帶著會使得其他"得獎作品"一併被打入冷宮,如何去引入優良的翻譯文學,或是,利用何種方式和時機來引導學生閱讀"經典作品",可能才是目前兒童文學中,最須思考的問題吧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我的阿富汗筆友 [心得]

午餐錢大計畫 [心得]

十六號橡皮筋 [心得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