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2的文章

日星鑄字行 [參觀文字現場]

圖片
每一個字,都有生命。 作家擠出一個一個的字,串成一串一串的文章,然後,交由印刷廠,將文學一篇篇刻出來。 日星鑄字行現場 昔字.惜字.習字 鉛字架 排版的名片 也可印製唷~一組500元,100張左右。 鉛字的鑄模 待銷毀或重整的鉛字 酷~我只能這麼說!! 只有傻子,才會不顧一切保存大家不要的老東西, 只有呆子,才會不賺錢只為一個理想, 但, 這些傻子或呆子, 帶給整個世界夢想和希望, 我, 沒有當傻子的勇氣 也沒有當呆子的毅力 不過,我用行動支持他們 !!

文字的眾母親 活字版印刷之旅 [讀書心得]

圖片
買到這本書是很偶然的情況,我想特地去找都不一定會找到。 某一天,送我親愛的阿姐去上班之後,上午七點,在24小時的書店的一個小角落看到的~ 這是一本介紹法國活字版印刷工廠的....觀光工廠報導,也是一本精緻的攝影集,更是一本融合了濃濃懷舊,對傳統文化用心保留的期許與不捨之情感之作~ 每一張照片中,都有濃濃的油墨味~ 為了忠實回顧活字版印刷的觸感,作者還在第一頁用活字印刷的方式打上書名。 可以細細摸出文字的背脊喔~~ 書中作者拜訪的是一間法國留存下來沒幾間的活字版印刷工廠, 在廠房中,女性的活字版排版印刷人員,穿著簡單的套裝,窄裙,用心在眾多活字版中挑選, 其他作業人員,或許印製,或其他工作,照片中感受著排每個字的用心,以及對文化保存的深愛。 這些工作人員,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,一點都不認為這是一個夕陽產業,而是一個要用心維持傳統技巧。 用心,讓人看得到! 想起以前的書本,在活字版印刷下,總會在頁面背後,摸到文字細細的凸起,這是現在影印書籍不會出現的情況。這是專屬於活字版印刷的觸感。 中國人發明了活字版印刷,隨著時代演進,許多新科技取代,活字版印刷吃力不討好,一點都不賺錢囉!! 但是,這樣的文字記憶,是 不是該有人保存一點片段下來呢~~ 從這本採訪攝影集中,我看到了文字工作者對傳統的保持,對自我的期許,像印刷一樣,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字,這樣,優美的文學,成串的字串,也才會源源不絕的被保留下來~ 台北有一間活字印刷工廠,也是抱持著這個小小的使命感,而將活字印刷的工廠,鉛字,技術保留下來。 因為時代快速,讓我們更懷念"慢"工所磨出來的文字吧!!

省道台一線的故事 [讀後感想]

圖片
我;我最近在看一本很好看的書!! 朋友;什麼書? 我;省道台一線的故事!!!!!<超興奮口氣> 朋友;台一線有什麼故事????<莫名其妙表情> 真的,超好看!!! 我愛死了歷史書籍!! 我超級喜歡古地圖之類的玩意兒~~" 省道台一線的故事"是我多年前買的,快快樂樂的看完古地圖,還沒本事把文字消化吸收。 現在,台灣歷史的研究比之前更豐富,也更佳的普遍,書中所提到的許多故事,都可以連接在一起,讀來輕鬆有趣!! 省道台一線,也就是所謂的台灣人由南到北最主要的交通通衢,這條路是怎麼"走"出來的,從清朝時期,如何一路路走來,在書中詳盡的介紹。 早期郁永河的"稗海記遊",為了取硫磺而從台南一路北上,看到的原住民,看到的山川景色,物產生活,呈現台灣早期風貌。 接著清朝派官治理台灣,一路沿著"官道"往北往南,可以說,沒有台一線,就無法管理台灣各地,無法將法令訊息迅速傳遞。   一路上當然少不了繪製的地圖,但中國人講究山水意境畫,地圖本身主要傳達"意義",對實際距離則是差距很大,路上經過的景點,反而變成了清朝時期地圖的研究重點啦! 除了路,交通工具的演變也是很重要的。陸路不是坐原住民抬的轎子,就是坐牛車,河路坐小舢舨或是像艋舺的船~坐船平穩舒服,可惜台灣沒多少河流有平穩的流量可以乘船,反而因為台灣南北大道被河川切割得零零落落,交通上得花去許多時間呢!! 當然,在清朝時期,旅行 台一線是很不方便的,需要經過固定的休息站或旅店,這些地方,就成為現在開發早的鄉鎮,一條道路,帶來商機和開墾的人員,水圳的開鑿讓耕地擴大,越來越多的漢人過台灣來討生活。也造就了台灣的繁榮。 台一線,一直沒有好好的貫通,因為台灣夏季的颱風太可怕,橋斷路毀,往往一條路修好幾次。日據時代以鐵路貫穿台灣為主要施政方向。台一線全線開通沒多久,鐵路也通啦!因此,舒適的火車之旅,很快就取代了台一線的地位。現在,有了高速公路,也沒人要照著清朝台一線慢慢走啦!! 一條路的興起與衰落,一個城鎮的繁榮與沒落,交通,人,時空背景,都佔了很大的因素。 省道台一線,見證了台灣的發展,或許他已退居二三線,但,回

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

圖片
讓我們一起追索那些被遺落在過去,以及被深藏於現代的台灣人的歷史 陳柔縉//文  梁旅珠//圖     歷史是綿延不絕的,在改朝換代之際,上位者爭的是名,是利,而人民求的僅只是溫飽。     時代不停地前進,照說後面的新時代會累積前一個時代的智慧。但因為政治意圖,被隱藏,不被提起,或刻意地被忽略,在老者百年之後,幾乎沒有人能知道原先歷史的足跡。不只是可惜,而是可嘆,可悲了!!     台灣是塊寶地,因為是寶地的緣故,長期被各種民族統治。西班牙,荷蘭,清朝,日本,中華民國。照理來說,結束日本時代的中華民國,理應最了解日本時期才是。可惜的是,因為政治,因為種種因素,說穿了,較落後<比較性>的中華民國接收了當時進步的日治時代台灣後,刻意的不去提起過往,不希望民眾想起當年的好,或是比較兩者政權之間的不足,這是可以想見的。也因此,日治時代的台灣研究,不成比例的少。大家專心的研究中國五千年,中國儒家思想.......台灣,又被忽略了.....。     可喜的是,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,除卻關心政治上位者的家族歷史,大家開始關心起自己的歷史<這需要不少時間才能達到呢!>。不卑不亢的,每個人,都應該有相同被記憶,被迴響的權利吧。     <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>作者十分考據,她自己以最喜歡的日日新報紙<日治時代的報紙>為基底,串起台灣的歷史記憶,也鼓勵大家回家去訪問自己的長輩,他們身上的故事,親身的經歷,搞不好比歷史更精采!!這才是第一手的歷史資料,不是嗎!。    書中許多精彩的歷史片段,台灣博覽會,日本親王來訪台灣,日治時代老藥局的推銷術,第一座台灣的電梯,豪華遊輪抵達基隆港,寫真館流行拍個人寫真......各式各樣的故事,編織起日治時代的風情畫,看著怎麼能不感動!!     作者筆法細膩,讓人有如身臨其境,看馬拉松賽代表台灣人的林和,賣力奔跑,看全台灣寄信片選出故鄉八景,慶祝雙十國慶,在基隆港邊稀奇的看著金髮碧眼的外國人,種種的片段就像跑馬燈一樣,讓人如親眼所見呢!!開心又饒富趣味,值得大家一起來讀讀。    ~~~若有長輩可以一起討論,想必一定更是有趣吧!!    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,看樓起樓塌,看風花雪月,看歷史的一再重複興替,反思現在的我們,似乎,更應該可以處之淡然,